央广网北京6月3日消息(记者孙鲁晋)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2019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12月《规划纲要》正式印发。

  时隔一年,苏浙沪皖如何从规划到落实,在绿色共保、开放共赢、创新攻坚等方面共谋“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笔下湖州的山水风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里也是“两山”理念的诞生地,如今在南太湖新区“水上生明月”的建筑已经成为新地标,环湖旅游蓬勃发展,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旅游发展局原副局长李东民说,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绿色发展才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李东民表示:“太湖流域是必须搞保护的,不能侵占太多水资源。要解决好舍与得、退与进的关系。我们拆掉了原来3600个餐位,每天四面八方的游客到这里来吃湖鲜是旅游一块大收入,一年直排太湖的污水就10万吨。我们还退后大堤20米,建成现在的一个码头,度假区发展了之后,入驻企业多了,这里渔民的工作都有了着落。”

  长江三角洲河川纵横,湖荡棋布,一条50多公里长的太浦河,把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与上海青浦三地紧紧连在一起,为解决省际交界区域48个河湖的生态治理问题,三地突破行政区域壁垒,不断探索联合河长制。苏州市吴江区河长制改革科副科长沈建伟介绍,通过联合巡河、检测、执法、保洁等多项协同机制,三地多次开展交界区域联合治水互动,实现水生态环境共治共享。沈建伟介绍:“长三角一体化方案出来,联合河长制出来之后,在水质环境保洁这一块我们就是一家人了。联合河长制最大的优势,打破了行政壁垒,形成数据、信息的互通,管理也互通,河湖问题交办查看也能达到互通,把长三角(生态绿色)示范区的绿色底色擦的更亮,把河湖真正建设成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幸福河湖。”

  2019年11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表示,作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示范区不断探索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张忠伟介绍:“这个区域是在上海、苏州和嘉兴的一个黄金三角区。示范区和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不一样的独特使命是什么?它的独特标志是要成为一体化制度创新的试验田,把一系列一体化制度创新探索出来。这个路径是打破行政边界,不破行政隶属,探索跨越一体化治理机制,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2019年以来,青浦、吴江、嘉善设立“长三角一体化”服务专窗,推行登记许可“证照联办”、企业注册许可跨区通办等多个事项,通过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实现实时性政务便民数据的充分应用。。

  异地办理证照不用多跑路,去年,上海企业歌斐颂巧克力小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莫雪峰在浙江省嘉善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办下了首张冠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莫雪峰说:“其实是蛮意外的,当初能在嘉善把上海那边的一个营业执照办下来,我觉得是给长三角企业的一个福利,现在更便捷,因为后期可能有些银行开户配套的一些后续动作都可以在专窗里面办理了,这个动作出来更加增强了我们的信心,虽然只是前进一小步,但在不停往前走,这是最关键的。”

  滁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南京之间,是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重要成员。安徽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兴说,便利的交通条件、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公司选址落户于此的重要因素,随着企业生产自动化发展,提质扩能的同时还将为区域稳就业提供更多岗位。张伟兴说:“慕名而来,长三角(一体化)是这里的区域优势。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开始自动化改造,合格率马上提高,今后自动化是必经之路,质量提升,(需要)高技能人才,但是有些普通工人也是取代不了的,现在是一百二十几人,这个月要增到五百人。”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也为落户安徽合肥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中国声谷带来重大战略机遇,这里聚集了人工智能领域众多核心技术和产业资源,中科类脑公司董事长刘海峰表示,协同创新将助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中国城市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不断迈进。刘海峰表示:“我们这些创新技术优先在整个长三角区域里做好应用示范,而且形成多点开发,形成协同创新。很多的技术理念需求,包括一些前沿应用上的创新和底层技术创新,可以做快速、深度融合。因为市场需求,才能真正把技术源头应用在市场体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