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26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5月25日,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发布《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去年3月起,评估发现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共计6976个,向256款APP的运营者通报问题,督促其完成1267个重点问题的整改工作,建议有关监管部门下架未落实整改要求APP共11款。目前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况是否依然形势严峻?未来进一步保护个人隐私,规范APP操作该如何发力?

  《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近9亿网民中手机上网比例高达99.1%,移动互联网服务便捷、即时、普惠的特点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中得到充分体现。

  APP的广泛应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APP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的现象普遍存在,个人信息泄露、滥用等情形时有发生,广大网民对此反映强烈。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消协专家委员会委员朱巍认为,目前治理难度依然较大。朱巍说:“因为现在APP入门门槛基本上是没有的,任何人或者公司,只要经过了登记程序,具备了互联网技术的水平,就能够去制定这样的APP,而且直接通过私人圈或者通过平台的方式进行分发,其背后是什么样的主体,技术是什么样的都不清楚,现在跟法律配合难度非常大。”

  APP专项治理工作组指出,2019年1月,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并成立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工作组。

  一年来,专项治理工作成效显著。网络信息科技前沿创新研究专家胡延平认为,虽然APP治理的难度依然不小,但毫无疑问治理的力度在加大,包括多部门多管齐下的态势在形成。胡延平说:“多部门联动的做法更有利于APP违法违规情况的治理,所以整体情况在好转,60%以上的网民认为近一两年的APP信息安全方面的治理情况正在好转。”

  《报告》称,评估发现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共计6976个,向256款APP的运营者通报问题,督促其完成1267个重点问题的整改工作,建议有关监管部门下架未落实整改要求APP共11款。同时,督促有关APP运营者整改的工作还在持续进行。

  《报告》称,四类具体问题中,“无隐私政策”“一次性打开多个权限”“申请权限未明示目的”三类问题降幅明显。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性打开多个权限”,截至去年底,该问题在常用APP中已经趋于归零。朱巍分析,虽然目前网络安全法已经出台,但个人信息保护法仍然没有面世,下一步在治理APP乱象方面,还应该法律研究和技术手段一起发力。“我觉得现在很多APP打着收集大数据为旗号,去搞个人信息的侵害,打着网民协议的授权去偷用户的信息,拿用户信息卖钱,这个都是打的法律擦边球。实际上它违法、侵权吗?有合同在,而且大数据可能还不好说。所以下一步,法律理论研究和技术监测要齐头并进,去解决这些新问题。”

  事实上,从目前来看,网络安全相关立法并不少。但个人信息保护、个人数据保护、个人隐私保护,以及个人数据的利用等方面仍欠缺更有针对性的法律出台,目前也正是各个部门正在酝酿去推动的一件事情。胡延平认为,立法重点应从长远来考虑现在到底有哪些漏洞。“要把这种越权获取、越界获取和违法违规获取区分开来,专业的问题要用专业的思维、方法、体系与系统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