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24日消息(记者周尧 郭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2020年是环境治理的关键一年。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目前,全国46个重点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已取得积极进展,也遇到了一些需要破题的痛点、难点问题。目前,已经执行“垃圾分类”的城市有哪些经验值得推广?我国“垃圾分类”的难点、堵点是什么,如何破解?代表委员给出了建议。

  上海作为实施“垃圾分类”试点的先行城市,为了更好地培养居民分类思想和行为习惯,不仅升级改造了四分类投放口、设置箱房脚踏、增加洗手设施和箱房照明设施等“四件套”,还通过党建引领,社区干部带头,培养建立长效机制。全国人大代表朱国萍表示,一是抓住居民区党组织“火车头”,站在前列;二是发扬群众工作“传家宝”,干部们挨家挨户“跑断腿、磨破嘴”;三是用好社区治理“绣花针”,一类型一办法,一小区一方案,每个小区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操作办法,分类施策才能事半功倍。

  “垃圾分类”是一个多环节协同的工作链,前端的分类投放,中间的分类运输,后端的分类处置缺一不可。为了鼓励居民形成“垃圾分类”习惯,全国人大代表牙生·司地克建议,应加大入村入户的宣传,手把手教学。他说:“让‘垃圾分类’知识进小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现场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分类,让老百姓自觉行动。”

  全国人大代表安际衡也建议,可适当使用经济手段来促进“垃圾分类”有效推广。安际衡说:“比如可以对塑料瓶和其他可回收物在销售时征收小额的环境税,同时在这些物品回收时进行奖励。此外,今后要对垃圾收费,促使居民减少垃圾,也减少分类的压力。”

  目前,各地“垃圾分类”的标准各有不同,如上海将生活垃圾分为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四类,北京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对此,全国政协委员王济光强烈建议,“垃圾分类标准”并不是“地方标准”,应制定“全国统一标准”。他说:“现在看来应该有个统一的、全国通用的垃圾分类标准。包括垃圾分类,比如投放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包括垃圾收运后如何处理,这样才方便老百姓使用。”

  然而,全国人大代表王筱虹却不赞同急于统一标准。她还建议,各城市推进“垃圾分类”之前,必须要将终端处理设施优先布局。她说:“末后端的设施需要提前设置好,分完了之后,后端就混合一块拉走了,不仅在中国,而且国外也有这样的情况,这会导致前端做的很多事情,最后成了无用功。”

  从事环卫工作十余年的全国人大代表庄艳认为,“垃圾分类”的最终目标是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甚至变废为宝。因此,垃圾如果能在小环境中实现“微循环”,将会让垃圾分类快速产生效益。庄艳说:“厨余垃圾如果经过化学处理后会变成肥料、饲料,我觉得这对土壤可能会更好,其中存在一个隐形的利益。”

  在黄河边从事了20多年生态观光旅游农业的全国政协委员宋丰强建议,“垃圾分类”不仅要在城市普及,一些沿河村镇地区的推广也迫在眉睫。宋丰强说:“装有农药的瓶子,分类以后需要专业处理。塑料类、化纤类的垃圾有必要进行处理,分类回收。这些东西渗入土壤后,多少年都不会降解,对土壤和水质都会有一定的污染。”